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中普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Lyodi

普洱茶事,你问我答

[复制链接]

259

2 小时

在线时间

107

回帖

会员

积分
259
QQ
发表于 2006-8-7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

我想请教一下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的"邹记"普洱茶商标.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59

141 小时

在线时间

2281

回帖

超级版主

红宝石元勋勋章

积分
5759

Medal No.6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邹记是原进出口公司邹副总经理的商标,茶我见到的不多,但依照朋友们的反映是品质一般。邹由于过去在任时历史记录以及退休下海后这几年的一些作为,已经先后被罢免茶协、茶苑集团的各种职务,听说正在接受刑事立案调查。具体情况就不便在网络上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1

371 小时

在线时间

456

回帖

高级会员

积分
1511
发表于 2006-8-1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兄,您说温度超过30度,茶品香气外散流失得很厉害,请问家庭存放怎样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呢?如果开不起空调的话可否将茶叶用纸箱密封起来以避免茶香外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59

141 小时

在线时间

2281

回帖

超级版主

红宝石元勋勋章

积分
5759

Medal No.6

 楼主| 发表于 2006-8-1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纸箱是很好的方法,但最好能够将温度控制一下,否则三四年后就会明显出现刺激性的酸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79

339 小时

在线时间

2084

回帖

高级会员

积分
2179
QQ
发表于 2006-8-10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在信息港买的3周年小饼有一饼一直放在书柜上(还有些其他盒装茶和整条纸包沱茶)今天下午开泡,饼依然很紧,看茶面没有受潮的迹象,撬下8克紫砂壶开泡,前几水,有些闷,感觉不出景迈的香和班章的苦涩,第4水开始慢慢的茶味出来了,泡了10水就没喝了,茶汤比去年红了不少.

这茶是否已经很危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7

403 小时

在线时间

481

回帖

高级会员

积分
1707
发表于 2006-8-11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刘兄生茶制前发酵有什么缺点?这样的现象是不是很普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59

141 小时

在线时间

2281

回帖

超级版主

红宝石元勋勋章

积分
5759

Medal No.6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小随 发表于 2006-8-10 19:24:01 :

去年在信息港买的3周年小饼有一饼一直放在书柜上(还有些其他盒装茶和整条纸包沱茶)今天下午开泡,饼依然很紧,看茶面没有受潮的迹象,撬下8克紫砂壶开泡,前几水,有些闷,感觉不出景迈的香和班章的苦涩,第4水开始慢慢的茶味出来了,泡了10水就没喝了,茶汤比去年红了不少.

这茶是否已经很危险了?


夏天茶容易因环境温度、湿度高而变得味道沉闷,等天气凉爽了再试喝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59

141 小时

在线时间

2281

回帖

超级版主

红宝石元勋勋章

积分
5759

Medal No.6

 楼主| 发表于 2006-8-11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风云雷电 发表于 2006-8-11 0:42:13 :

请问刘兄生茶制前发酵有什么缺点?这样的现象是不是很普遍?


生茶制前发酵,一类较普遍的情况是萎凋过重,令一类是部分地区刻意人为的(好比景迈等地)。以我这些年观察的经验,这类茶不利于陈化。

景迈茶这几年炒做太过了,原料品质只是中挡而已。我所见到的真正懂茶的老行家业者都不认同这个地区的原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47

1136 小时

在线时间

2159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4047
QQ
发表于 2006-8-1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茶长期保持在室温30度左右的,除了冬天温度会低点,那不是很快报废?

晕啦~俺的茶没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79

339 小时

在线时间

2084

回帖

高级会员

积分
2179
QQ
发表于 2006-8-1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Lyodi 发表于 2006-8-11 10:39:41 :
引用
原文由 风云雷电 发表于 2006-8-11 0:42:13 :

请问刘兄生茶制前发酵有什么缺点?这样的现象是不是很普遍?


生茶制前发酵,一类较普遍的情况是萎凋过重,令一类是部分地区刻意人为的(好比景迈等地)。以我这些年观察的经验,这类茶不利于陈化。

景迈茶这几年炒做太过了,原料品质只是中挡而已。我所见到的真正懂茶的老行家业者都不认同这个地区的原料。


刘兄认为哪些茶区的品质最优,又各有哪些特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普网 ( 滇ICP备11005155号-1 )

GMT+8, 2024-6-26 08: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