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中普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40|回复: 1

普洱不属银生府,“银生”唐代不产茶

[复制链接]

39

11 小时

在线时间

10

回帖

新手

积分
39
发表于 2008-9-15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洱不属银生府,“银生”唐代不产茶
             ——高发倡《古六大茶山史考》节选

《普洱府志·秩官志》载:“商周谓之产里,即今车里也”,其意是说:商周时期的“产里”,就是元、明、清时期的“里”或“车里”。《普洱府志·建置志”又载“普郡于商周为产里地”,即商周时,普洱是由“产里”(即后来的车里)管辖的地域。从那时起直到唐宋前后,普洱、思茅及“古六大茶山”都是由先后建都于景洪的“勐”、“景陇”等历代各族王朝管辖,因而长期时断时续地“不通中国”。
《南诏德化碑》职官题名中银生节度使有傣族“赵(召)龙细利”之名,而且它又载:“建都镇塞——银生,于墨嘴之乡”,就是说南诏建“银生城”设节度使于因嚼槟榔而牙齿被染为黑色的民人聚居地,因而“银生城”是在傣族或布朗族等因嚼槟榔而牙齿被染为黑色的少数民族集聚的区域。
但据《普洱府志·种人》载:“白人,其先居大理白严川,即金齿,白蛮部皆种,后居景东府地,而云南……楚雄……等府俱有之。……故今称曰‘水摆夷’……喜食糯米饭、槟榔,近水结草楼居之”的连串记载,因嚼槟榔而牙齿被染为黑色的少数民族不仅车里辖区内有,楚雄等诸多区域也曾很多。因而嚼槟榔而牙齿被染为黑色的少数民族集聚的区域不只是明清时期的车里管辖区,还有古代的楚雄等多个区域。
又据《普洱府志·物产》部分对茶叶及其产地记载中有:“樊绰《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桂和烹而饮之’。阮福:‘普洱古属饮生府’。按:‘银生,今楚雄府,唐蒙氏立银生节度使,威远归其管辖。因威远属银生界,近车里,而谓普洱亦属银生,则非也’。”这段记载是说:唐代南诏王族蒙氏曾在今楚雄设置“银生节度使”,统辖威远今景谷当时的辖区,并不管辖当时由勐王国管辖的“古六大茶山”及其茶市普洱范围。但因普洱距威远很近,被唐代樊绰误以为普洱也是威远辖区,从而被误以为它们归属银生节度使管辖,继而又被清代阮福误载为“普洱古属银生府”,其实并非如此。也就是说,唐代“银生城”是设置在楚雄,它只管辖到唐代的威远辖区,“六大茶山”及其茶市普洱都不曾属于唐代的“银生城界”。是因为唐代南诏设置在楚雄的 “银生节度使”管辖威远,“古六大茶山”的茶市普洱距威远很近,被樊绰误解。在此基础上,清初设置的威远府又曾管辖到“古六大茶山”,又被阮福误解而已。亦即设在楚雄的唐代南诏的“银生城”并未管辖过“古六大茶山”及其茶市普洱
《普洱府志·秩官志》载:“《旧志》:车里宣慰司始祖叭贞生四子,长老恩冷守蓝纳即今缅甸;次子艾畔守猛交即今交;三子依罕守老挝即今南掌;四子冷守车里。其裔孙刀穆祷于顺治十八年投诚内附,因授宣慰使司。故车里有事,其民或流寓各国。而各国必借资粮糗养赡事,定遣还。各国有事,其民或流寓车里,而车里之报施亦然。”此记载证明:唐代“勐泐”的版图都包括缅甸、老挝、思茅、宁洱和临沧东南的部分地区。远在楚雄的“银生节度使”管得到这些范围吗?显然不可能!更何况,“勐泐”是受南诏赐封的与“银生”同级的机构,并不隶属“银生府”。
澄清了“古六大茶山”及其茶市普洱“不属银生府”,唐代银生节度使管辖范围的清代各府《地方志》中都不曾有“盛产茶”的记载,这证明“银生城界”在清代及其以前根本不曾盛产茶叶。
既然唐代南诏的 “银生城”实际是在楚雄,它只管辖到当时的威远辖区,其辖区的清代各府地方《志书》中都不曾有“产茶”的记载,而当时产茶的“古六大茶山”及其茶市普洱又不归它管辖,而是由勐王国管辖,“茶出银生城界诸山”也就明显错误。就因为樊绰误认为“六大茶山”及其茶市普洱属于银生节度使管辖,继而误以为“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又由于它记载错误,再加上清初的威远管辖到“六大茶山”及其茶市普洱,才被阮福误解为“普洱古属银生府。因此,普洱实际不曾属于银生府”,“银生城界诸山”在唐代也根本不盛产茶叶。
至于凤庆小湾香竹箐五人合抱的人工大茶树,并不能证明该地土产之茶与它同年代时就已初具规模,因为凤庆早期栽培的茶苗,完全有可能仅仅只是几株甚至独株,那还是曾赶马帮到“六大茶山”驮茶的“好事者”“马载以入”试种之,却因“物以稀为贵”倍受保护而恰巧存活至今。倚邦茶山曼拱至今存活有几棵由当年的移民栽培而树龄上百年的梨树,如果按上述人的逻辑,“古六大茶山”也“曾盛产过梨果”了,但实际上它从来不曾盛产过梨果!“独株”不等于“成片”,切不能以“点”带“面”。
因而,唐代《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和阮府普洱古属银生府”的记载都是错误的。实际是“茶出勐国界诸山”。近几年有人根据唐代《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和阮府普洱古属银生府”以及《南诏德化碑》银生节度使职官题名中有傣族“赵(召)龙细利”之名与“建都镇塞—-银生,于墨嘴之乡”的记载,就认定“银生城”设置在今西双版纳境内或“银生节度使”管辖西双版纳,这都是牵强不实的。
总之,西双版纳包括“六大茶山”及其茶市普洱都不曾隶属唐代“银生城界”,“银生城界”在唐代也并不盛产茶叶。
                                     2008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44 小时

在线时间

28

回帖

新手

积分
34
发表于 2008-9-1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普网 ( 滇ICP备11005155号-1 )

GMT+8, 2024-5-17 18: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