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中普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95|回复: 7

错别字!

[复制链接]

3303

247 小时

在线时间

1548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3303
发表于 2006-10-1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益近期的“味最酽”饼茶包装上有错字,引自《普洱茶记》中的说明把“京师尤重之”的“尤”错写了“由”。两个字虽然同音,也说得过去,但是整句话意义就大相径庭了。有文化的勐海茶厂,切!!

p.s   1.兄弟没买这茶,有图的如青茶、醉茗等前辈捧个图场,以证不虚;2.人民币有错版就升值,茶算不算呢?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1万

在线时间

7586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10531
QQ
发表于 2006-10-13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有何妨?

我只有一片,而且开过。升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1万

在线时间

7586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10531
QQ
发表于 2006-10-14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味最酽” 之二

解读“味最酽” 之二(转自李文华博客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这是清朝阮福《普洱茶记》的开篇之语。阮福的《普洱茶记》记载了清朝普洱茶的一些史料,涉及历史沿革,产地,产品,工艺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普洱茶经”。现在读来,细细体会,定会有不少收获。特此摘录如下:

普洱茶记-(清)阮福

《普洱茶记》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亦未得其详,但云南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

福考普洱府古为西南夷边地,历代未经内附。檀萃《滇海虞衡志》云,当疑普洱茶不知显自何时。宋范成大言,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军以茶易西蕃之马,是谓滇南无茶也。李石《续博物志》称,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人不知,尤于桂林以茶易马,宜滇马之不出也。李石亦南宋人。

本朝顺治十六年平云南,那酉归附,旋叛伏诛,遍隶元江通判。以所属普洱等处六大茶山,纳地设普洱府,并设分防。思茅同知驻思茅,思茅离府治一百二十里。

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嶍崆,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与《通志》所载之名互异。

福久捡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列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一千俩,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置办收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鲜叶时,须以三四斤鲜叶,方能折成一斤干茶。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领银承办。

《思茅志稿》云,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又云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尤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将揉时预择其内而不卷者,名金玉天;其固结而不改者,名疙瘩茶。味极厚难得,种茶之家,芟锄备至,旁生杂草,则味劣难售,或与他物同器,则染其气不堪饮矣

几年前,研读阮福《普洱茶记》时,被其中描述的某些地域特征的茶吸引,它是这样描述的:“云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

赤土比较好找,土中杂石者?这不是岩茶吗?有这样生长环境的茶吗?

随后几年,我在云南几个茶区展开了寻觅,奔波了不少茶山,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几个山头,有这样的生长环境。实际上不少少数民族的寨子与石头有关,也有当地老百姓把这种茶称为“石头窝”茶,阮福当年肯定是品尝到了这种不一般的普洱岩茶,自然评价为最佳。

产品上首次引用《普洱茶记》,是2004年我设计勐海茶厂改制开业纪念饼时,收藏证书的背书文字。

第一个源起《普洱茶记》的产品是601批次的400克“岩韵青饼”(韵象礼茶中的岩韵饼为500克,为同一批原料),岩韵青饼的用料,生长环境多有“土中杂石”,有的“石头窝”茶,则是野放大树茶。

几个地方的茶,虽然多有“土中杂石”,但是,其滋味浓强度、香气,以及韵味风格都不相同,经过反复试验拼配,设计了“岩韵”青饼,使其具有了浓厚的滋味,高扬的花蜜果香,爽口悠长的韵味,与几大著名茶山的大树茶相比,至少也在伯仲之间。“岩韵”青饼算是2006年自己设计的最满意的一款青饼,说远啦,找时间在与大家分享吧。

设计“味最酽”青饼时,是我第二次引用阮福先生的语句,以及思路。只是包装绵纸上的文字有一字之差,阮福先生说“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味最酽”青饼的包装绵纸上是“味最酽,京师由重之”,由字的意思是“由此,因此”,希望表述的是源由,即因为“味最酽”,普洱茶才能誉满京城。

实际道理很简单,普洱茶能誉满京城,是因为经济的繁荣,人们大鱼大肉多了要“消食”,“味最酽”的普洱茶正好有这各个功效。

简单的例子:《红楼梦》里喝普洱茶,暖胃消食。

民国时,梁实秋先生有一篇经典的散文叫“喝茶”,其中谈到普洱茶,它是这么说的:

“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在北平,我只在正阳楼看人吃烤肉,吃得口滑肚子膨亨不得动弹,才高呼堂倌泡普洱茶。”

上文中,漆黑一团的茶,可能是自然发酵很久的茶,绿色者可能是新的团茶,“黑不溜秋,粤人喜之”,看来粤人对普洱茶的喜好可谓久也,不在京师之下。现在,珠三角地区成为普洱茶消费的中坚,经济发展使然,消费需求使然,历史传统使然,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回味梁先生的这段话,反复自己在正阳楼吃烤肉,吃得肚子胀得动弹不了,高呼泡普洱茶,泡“味最酽”的普洱茶!

享受烤肉美食“充盈的美感”,再享受“味最酽”普洱茶的解腻消食,张弛有度,这就是喝茶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普通,然而,绝对是一种享受。这是“味最酽”普洱茶的魅力所在。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1万

在线时间

7586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10531
QQ
发表于 2006-10-14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味最酽” 之三 (待续)

解读“味最酽” 之三 (转自李文华博客
前面两篇文章,第一篇说的是:“味最酽”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之一,是不少普洱茶品茗者喜爱的原由,是不少普洱茶收藏者评判价值的依据。

当然,“味最酽”,这是追求“刚猛”特征的普洱茶粉丝们的最爱,这种追求的终极可能就是班章茶了,不过班章茶量太少,非大众追求罢了。

另一方面,普洱茶也是是丰富多彩的,和谐柔美特征的“易武茶”,滋味醇,稍欠浓厚,但甜爽顺口,带着独特的沁人心脾的果蜜香,虽然不是“味最酽”,但同样让普洱茶粉丝们如痴如醉。这也是好普洱茶,有特点,有风格。

“刚猛”与“柔美”,班章与易武,一个为王,一个为后,普洱茶就是这么美妙神奇!

“味最酽”的第二篇文章,讲述了“味最酽”饼茶设计的起源及思路。第三篇文章,准备叙述一下“味最酽”的用料以及品质特征,然后再展开讲得宽泛一点,希望对晒青毛茶工艺、特征、级别、精制,以及纯料与拼配的理念做些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1万

在线时间

7586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10531
QQ
发表于 2006-10-14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味最酽” 之三 (续一)


 

翡翠大益“味最酽”青饼的描述文字,在翡翠环图案的上部,用了六个字总结用料以及外形特征:“紧实、中壮、匀齐”,下部用了六个字总结产品的内质特征:“香高、味酽、韵厚”。

既然讲到“味之源”,首先涉及到选料。

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从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环节,或者说初制环节,有一定的工艺要求,新发布(2006年10月1日起执行)的《云南省普洱茶综合地方标准》就有相应的规范。

制成的晒青毛茶,根据外形内质的要求,可以分为1-10级,共10个标准级别,1级最高,10级最低。实际操作中,还有比1级更细嫩的原料定为特级,以及粗老的(老黄叶)则是级外。

晒青毛茶定级的原则,首要的是以老嫩程度为基本原则的,很好理解,细嫩的数量少,精贵,粗老的,量大,便宜,诸多资源型的农产品莫不如此,只是内质风格特征又另当别论了。

浅显地理解,级别高,如1-4级,总体叶质不显老,嫩度高,即茶叶芽头含量多,显豪,茶叶体型紧细。反之,7-10级,叶质成熟,以至偏老,芽头数量少,直至,粗松条索为主。

不同茶区,由于采摘习惯不同,加工工艺的参差,加之鲜叶本身的特征不同,晒青毛茶的外形会有所差异。有的松泡,有的紧细。

外形条索对内质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一般说,揉捻适度,条索紧实,滋味浓酽,揉捻不足,滋味淡薄。只是揉捻重,条索显得细小,色泽偏暗,显白毫的程度大受影响。

有些消费者追求大叶或大树,会有某些误导说:紧细条索是台地茶或茶园茶,大树茶不是。实则,这是两个概念,条索紧细,以大树茶无关,相反甚至可以说“条索揉捻紧细的大树茶是精品”。

对于轻揉捻,甚至不揉捻之风,为了干茶外形肥大,或“显大树茶的风格”的做法,市场或消费者是该抵制一下了。如此做茶,导致滋味淡薄,有形无味,会偏离普洱茶“味最酽”的根本了。

既然是以嫩度为主来定晒青毛茶等级的,10个级别自然以嫩度排序。

各级别毛茶,滋味特征是一个钟形曲线分布的,嫩的(1-3级),滋味醇和鲜爽,香气嫩香或毫香,略带青草味,中壮的(4-6级),滋味浓厚,香气纯正,粗老的(7-10级),滋味尚厚或欠厚,带青粗味,或略显木香味。

当然,就晒青毛茶来说,匀整程度是不够的,毛茶里含有上中下三段茶,杂与梗子、片状茶、头子茶等,一个级别里这些部分,其内质风格也不尽相同。

用中壮茶菁精制的“味最酽”饼茶,与类似等级不加精制的毛茶来压制的饼茶相比,风格特征也是大相径庭的。

精制与拼配,可以使普洱茶与众不同,配方普洱有独特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0

5178 小时

在线时间

4900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5900
QQ
发表于 2006-10-14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醉兄找来好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70

2712 小时

在线时间

5098

回帖

金牌会员

和谐勋章

积分
8070

Medal No.4

QQ
发表于 2006-10-14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青茶MM 发表于 2006-10-8 19:09:41 :
引用
原文由 劲浪 发表于 2006-10-8 13:38:08 :

茶品已经收到,谢谢。

外包装上(京师由重之)的“由”字是否应该为“尤”字,请青MM指教。


“清阮福在《普洱茶记》中写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重之……”,本应是“尤”的,有可能是设计外包装者打错字,也有可能如活水兄所说,暗记也~~
早一周前就有茶友向我提到这个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70

2712 小时

在线时间

5098

回帖

金牌会员

和谐勋章

积分
8070

Medal No.4

QQ
发表于 2006-10-14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原野的风 发表于 2006-10-14 14:28:04 :

谢谢醉兄找来好文,学习了~


就是因为李厂长不惜千字来着重评述味最酽这款青饼,使不少人“死缠烂追”!

LZ再把有关“错别字”的情节广而告之,看来价更高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普网 ( 滇ICP备11005155号-1 )

GMT+8, 2024-7-2 16: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