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4-23 22:06

图片简单说明炼泥过程,及简述部分矿料

现在的人都在说什么全手工,都在教人看什么接头木纹。做壶的的也糊涂了,以前接头要处理干净,以前围身筒时是木搭子拍打泥片这机,再用铁尖刀压平磨光滑围在里面,靠泥櫈的在外,后期明针可以做光洁。现在为了木纹明显,泥櫈要用粗木纹的了,壶里面不能推墙刮底了,试想想,泡茶过后是不是容易积茶渍?

    胡说八道一通与泥无关的话,抱歉。

看图片吧:
1    堆放久了的矿料,洗擦干净(表面有灰尘,及表层氧化物),暴晒; 泡水(湿水 泼水也一样作用和效果)

[ 本帖最后由 无味真茶 于 2012-4-23 23:26 编辑 ]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4-23 22:08

2.刚才还是大块的矿石,在日晒雨淋中已分化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4-23 22:13

3.重复以上的日晒雨淋,矿料会越来越松散细碎。
到达一定的程度后磨粉
过筛,图片上的网筛孔的大小不同,能通过的颗粒也就不同(这就是平时说的“目”或“码”)

[ 本帖最后由 无味真茶 于 2012-4-23 22:14 编辑 ]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4-23 22:18

4,将磨好的“粉”泡在大水缸里,“矿石”成了泥浆

到了一定时日,用布袋把水滤干,到合适湿度用木锤锤打(做壶拍泥片前还得用木搭子锤打)

[ 本帖最后由 无味真茶 于 2012-4-24 01:02 编辑 ]

聊天 发表于 2012-4-23 22:21

陈兄 紫砂矿石和石灰遇水后能粉化一样吗

[ 本帖最后由 聊天 于 2012-4-23 22:22 编辑 ]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4-23 22:25

再细看一下矿吧:

时间长了,表面已长了水锈,底槽青的“鸡眼班”已看不清(流传下来的说法:紫泥分为一号和二号,一号为无“鸡眼班”,更纯更干净;二号为有“鸡眼班”,料比不上前者,也就是现在说的底槽青。鉴于底槽青已成为紫泥类的最高品质,现在的传统炼泥的倒不知道怎么形容了,这矿在90年代初开采出来就是优秀的矿料,已是精选的精选,是前者,但现在得说她是底槽青了,而不说紫泥 了。糊涂)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4-23 22:33

图片中有文字说明了

再对比一下壶,后面一张图片中的银星片在壶和杯体上依旧清晰可见,没经酸洗的泥巴; 壶和杯泥性质感自然,无浆感,无厚重坚实感,这是没经真空机器的泥巴。

现在部份老师说泥门疏松,是全手工拍身筒,没经模型和搪坯时内外的挤压,我不认同这说法,泥片的拍打,多遍明针的修饰,应该是尽量要泥门紧结的。

真正改变泥料的品质(相同矿料),我认为炼泥过程远比成型技法重要

顺便说说,论坛8周年纪念壶的掇球和石瓢就是这个料

[ 本帖最后由 无味真茶 于 2012-4-23 22:34 编辑 ]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4-23 22:36

再来看一张图片,左边的是水锈;右边矿料的是底槽青表层共生了一层薄薄的团泥

右边这种矿料炼泥能做出以下这把壶的质感(紫泥调好的段砂也一样)

[ 本帖最后由 无味真茶 于 2012-4-24 01:09 编辑 ]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4-23 22:38

上几张团泥(段泥)矿料,其它都含有紫泥矿,或含紫泥很少很少的可称本山绿(可否这样理解?)
1,青段
2.   红段
3,混合了以上共生段泥,或许可称降坡泥

[ 本帖最后由 无味真茶 于 2012-4-23 22:59 编辑 ]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4-23 22:44

以上是本人的拍摄,以及简要说明, 或许自我的认识是错误的,仅当娱乐参看,莫当真知。恳请指点批评,互勉共进
以下是红皮龙矿料,其中也会有少许紫泥矿,是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分干净的,把杂质挑掉就好

[ 本帖最后由 无味真茶 于 2012-5-6 12:39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图片简单说明炼泥过程,及简述部分矿料